在2024年全市人才工作调度会暨招才引智人才集聚攻坚战推进会上的汇报发言

时间:2024-11-21
字数:1707字
老文笔
复制下载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区锚定“工业强区”发展定位,将发挥党管人才优势拓宽汇智聚才新路径与推动本地优势产业发展深度嵌合,围绕服务企业高质量发展这条主线,发动“育、引、用”三引擎,助力企业引进培育人才,进一步激发人才聚力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加快“**绿色工业强镇”建设。

技能人才立足于育,激发钢铁产业发展“潜力”。实施企业人才培育工程,构建“以行业企业为主体、职业学校为基础、政府推动与社会支持相结合”的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支持建龙西钢与**职业学院共建“智能钢铁冶金现代产业学院”,先后培养了150余名冶金生产现场工程师;实施“师带徒”培养工程,充分发挥5个人才创新工作室的“师带徒”作用,有计划安排青年人才进入大师工作室开展学习研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青年人才提供充足的实操机会提升专业化技术水平,青年人才成才率达到80%及以上;发挥建龙西钢培训中心的职能作用,开展技能提升培训893期,完成钳工、焊工、设备点检员等通用工种及冶金特有工种技能评定培训21期,有效推动钢铁人才专业水平稳步提升,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培养储备较为充足的技能人才。

急需人才立足于留,增添钢铁产业发展“动力”。立足产业资源配置优势,聚焦钢铁冶炼特色产业实际需求,健全完善了“政府引领、企业主导、市场配置、社会参与”的引才工作机制,有针对性采取“企业点单”“政策找人”“短期聘用”“多元柔性引才”等方式,推动企业市场化招才引智进程。先后开展了“百日千万招聘专项行动”“职引未来,筑梦青春”“抖音直播带岗”等线下线上招聘活动30余场次,帮助企业引进所需的各类急需人才239人,聘请了10名省级安全生产专家以顾问指导身份常态化到企业现场指导服务,有效破解了急需人才招不进、高精尖人才引不来的困局。

高端人才立足于用,提升钢铁产业发展“效力”。树立“产才融合”理念,依托“林区人才支撑转型先导区”规划布局,积极打好钢铁冶炼这块“金字”招牌并汇聚各级各类人才。通过牵线搭桥,加强校企产学研人才合作共建工作,促成建龙西钢与钢铁研究总院等13所国内高校的研究院所的深度合作,2023年以来与哈尔滨工业大学、省科学院联合建立的冶金智能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联合实验室顺利落成,13个科研生态圈如期建立,搭建起各类人才施展才能的更好平台,高层次人才迅速聚集,完成了2个省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和21项科技创新项目,“焦化高危区域智能装备关键技术研发及示范应用”项目获得省重点研发计划“揭榜挂帅”项目立项,“转炉烟气宽温域(800-200℃)干式余热回收技术的开发与应用”被评为2023年世界钢铁工业十大技术之一,获得冶金科技进步一等奖,实现创效过亿元,获得16项专利受理、26项软件著作权等成果。

人才发展立足于全,强化钢铁产业发展“合力”。在技能人才、急需人才、高端人才培养与引进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人才发展的广度与深度。完善从招聘到退休全生命周期的人才服务体系,为人才提供一站式、全方位的支持。建立人才健康档案,关注人才身心健康,定期组织健康体检和心理咨询活动,确保人才以最佳状态投入工作。加强人才文化建设,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浓厚氛围。举办钢铁产业人才文化节,通过展示钢铁发展历程、人才成就展等活动,增强人才的归属感和荣誉感。同时,设立钢铁产业人才发展基金,对在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团队和个人给予重奖,激发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构建人才交流与共享机制,打破企业内部壁垒,促进不同部门、不同层级之间的人才流动。鼓励企业与周边产业开展人才合作,实现人才资源的互补与优化。定期组织钢铁产业人才发展论坛,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企业精英共同探讨产业发展趋势和人才战略,拓宽人才视野,为钢铁产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思想和新动力,形成推动产业升级的强大合力。此外,积极拓展国际人才交流渠道,选派优秀人才到国际知名钢铁企业学习深造,同时吸引国外优秀钢铁人才来本地交流合作。开展国际合作科研项目,提升本地钢铁产业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竞争力,让人才在国际舞台上展现风采,为钢铁产业全球化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以上发言,不当之处,请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谢谢!

大约剩余40%的内容被锁住了
阅读全文